2018年11月30日,由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管小军、上海科创集团副总经理兼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政、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杨胜利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吕有勇教授等悉数莅临会场。
浦东新区管小军区长对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十多年来为生物医药行业所做的贡献给予肯定,高度赞扬了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张江乃至浦东地区产业聚集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管小军区长对于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上海市重大专项“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的建设给予高度肯定,从政府层面高度认同上海张江生物银行开创的创新性的生物样本第三方存储模式。
北京大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吕有勇教授汇报了精准医疗及生物大数据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强调了生物样本资源及其包含的生物大数据的重要性。吕教授认为,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所做的第三方生物样本资源存储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创举,每个人都应该保存自己年轻时候的生物样本,以便在未来了解自己最初的遗传信息,从而进行某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吕教授更是在会上表示,愿意为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的发展摇旗呐喊。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杨胜利院士同样围绕精准医疗与生物大数据展开讨论,敦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要继续承担更多地生物医药项目建设,敦促上海张江生物银行要保证第三方存储生物样本的质量与应用转化,提出器官芯片、个体芯片等一系列医药前沿信息,为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针对肝癌精准医疗项目进行专题汇报,由樊嘉院士团队研发的肝癌诊断试剂盒在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转化生产,目前已应用于临床诊疗,且纳入医保目录。樊嘉院士认为,某种疾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发离不开这种疾病大量的样本资源,只有从大量的疾病样本资源中收集生物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应用分析才可能找到疾病特定的分子标记物,从而开发出诊断试剂盒。对此,樊嘉院士高度赞扬了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第三方生物样本存储的优势,而此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也与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上海张江生物银行中山医院分行,为中山医院的生物样本进行第三方存储。
生物芯片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教授对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作为国内生物样本库行业的领军人物,郜恒骏教授一直致力于精准医疗与生物大数据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开创了“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第三方生物样本存储的创新模式,还率先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临床学科建设理论以及8P转化医学理论,走通了从“样品”到“产品”的道路,为我国精准医疗与生物医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在本次高峰论坛上,“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无疑是各位领导、专家、教授提到的最频繁的名词,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学术层面,都对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扬,说明生物样本资源的科学存储对精准医疗与生物大数据来说确实是重中之重。
Copyright©www.superchip.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非经营性-2022-0097